Page 43 - 福清一中英才集
P. 43
高中 捐资支持福清家乡的文教事业,包括捐助幼儿园、小学,修建道路, 福清市医院原副院长、主任医师
兴建文化设施,同时为广东山区儿童提供奖学助学资助。至今已在
085
广东、福清及香港累计捐资六千万元。陈运河先生现为中山大学校
江祖霞,汉族,1944 年 10 月出生,福清一中 1963 年高中毕
董会董事,夫人刘修婉女士为中山大学基金会理事、香港大学基金
业。主任医师。1968 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。曾任福
校友 会名誉顾问。2006 年,中共福清市委、福清市人民政府隆重表彰建 清市医院副院长兼肿瘤科主任。从医 36 年来,发表《颈部淋巴结清
国以来对福清建设有重大贡献的侨贤,陈运河荣获金质奖章。
扫术 24 例分析》《胃癌相关因素初步探讨》《日本血吸虫合并大肠
癌 34 例》等 10 余篇论文,刊载于各级医学期刊。其中《重型颅脑
损伤 100 例分析》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24 例分析》分别于 1989 年、
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
江祖霞 1997 年获福清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。
高中 1963 届校友
陈遵沂,汉族,1944 年 11 月出生,福清一中 1963 年高中毕业。
教授。曾供职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。曾任中国汉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、
福建省闽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、福建省哲学学会理事、福建省
原比利时根特国立汉学院特约研究员、
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、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理事。出版《中国经
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华人协会主席
济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》(合著)、《文化学发展轨迹研究》
(合著)、《唯意志论与现代中国》;撰写《哲学式沉思与审美式
林湄,汉族,1944 年 5 月出生,福清一中 1963 年高中毕业。
陈遵沂 沉思的相通相融》《打开哲学研究的大门》等论文 60 余篇。曾赴香
1973 年自上海移居香港,担任中新社香港分社编辑兼记者。1989
高中 1963 届校友 港、澳门、吉隆坡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,并七次出席在中国举办 中 念 纪 省 建 百 一 年 周 福 学 一 校 清 福 建 第
年移居欧洲,后定居荷兰,从事报刊专栏和专业创作。1995 年于荷
的国际学术会议,累计宣读论文七篇,多篇文章被收入国际学术会
兰埃德芬召开个人作品国际研讨会,1999 年往美国耶鲁大学访问研
议论文集。
究。曾任比利时根特国立汉学院特约研究员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华
林 湄 人协会主席、欧洲纯文学杂志《荷露》主编,著有《我歌我泣》,《文
高中 1963 届校友 坛点将录》(随笔),《如果这是情》(散文选集),《生命、爱、
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
希望》(散文诗集),长篇小说《泪洒苦行路》《漂泊》《浮生外记》
黄诗筠,汉族,1944 年 7 月出生,福清市东张镇人,福清一中 《爱瑟湖》,中短篇小说集《不动的风车》《罗经理的笑声》《西
1963 年高中毕业。196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,在安徽生产建 风瘦马不相识》等。获过中国女性文学奖、台湾第一届海外华文创 1925-2025
设兵团工作五年。1972 年调回福建后,任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副部 作佳作奖、荷兰 1991 年和 1996 年诗歌奖、《钟山》文学奖等。散
长、莆田市委副书记。后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、福建日报 文多年入选《年度精品选》《名家散文选集》《高中语文早读教材》
社社长,福建省记协主席、福建省报业协会会长,被聘为中国人民 及《中学教材阅读参考》等。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已设立“林湄文库”。
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。2006 年转任福建省政协常委,2008 年底
黄诗筠 退休。
高中 1963 届校友
0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