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 - 福清一中英才集
P. 8
特殊 县中团小组负责人 为抗日救亡牺牲的烈士
015
张端哲,又名短铁、张扩夫,汉族,1912 年 11 月出生,福清 周裕藩,汉族,1921 年 1 月出生,平潭县流水镇盘团村人。
市龙田镇二村人。1927 年 9 月—1930 年 8 月,张端哲到“县中” 1934 年夏小学毕业,考入福清县立初级中学。在进步教师陈聪章、
读书时,阅读大众书籍杂志,接触革命思想,知道有一个中国共产党, 俞建曦的教育下,积极参加传阅进步书刊和抗日救国活动。后来与
校友
专为劳苦大众谋解放。于是千方百计寻找地下党组织,追求革命理想。 福清地下党人余长钺、陈亨源相识,接受了马列主义。1937 年 6 月
1930 年 5 月,福清先后成立了“县中”、县汽车站、宏路圣来小学 加入中国共产党,“七七事变”爆发后,周裕藩受党组织派遣回平潭,
等三个团小组,张端哲为“县中”团小组组长。1930 年秋,张端哲 以复读初三为名,在平潭岚华初中开展革命活动。1938 年 9 月,周
张端哲 入读福州师范学校,组织关系转到该校,参加党团联合支部,任组 周裕藩 裕藩回到家乡,在盘团初级小学与曾焕乾以任教为掩护,一起创办
县中 30 年代校友 织干事,曾代理支部书记,担任团市委发行员。同年 10 月,由黄孝 县中 30 年代校友 平潭第一所渔农民夜校,同时组织文艺宣传队宣传抗日。1940 年 5
敏(时任福州市委宣传委员)、张鑑秋提名,由团转党。1931 年 4 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成立,周裕藩为平潭县党的负责人。1941年4月,
月被校方勒令退学,经福州市委同意,回到福清参加地下革命斗争, 福州、长乐、福清相继沦陷,他与曾焕乾、周季銮一起筹划在南平
宣传发动“龙高暴动”。1934 年春张端哲被调到县城负责青年学生 创办“剑城书店”,出售革命书刊。6 月,奉闽南军事特派员黄国璋、
工作,以玉屏小学教师为掩护。1935 年秋回到龙田敦睦小学任教, 陈亨源之命,回平潭成立“大富民众自卫团”,周裕藩为总负责人。
继续进行农村革命活动。1936 年,到高山镇中心小学任教,借此接 1942 年 6 月,周裕藩奉命筹建“闽中沿海突击队”,9 月正式成立,
近驻防高山的海匪高诚学收编的“宋曦大队”(多为龙高人氏), 周裕藩任指导员,是福建省六支重要抗日武装之一。12 月队伍开往
打入内部做“交朋友”策反工作,后被高诚学发现驱逐。第二年返回, 乌丘岛,打入日伪军张天祯部,争取伪军反正与倒戈,以扩大武装
学 中 建 福 福 清 第 纪 念 省 一 周 百 年 一 校 建
在龙田小学当教员。新中国建立后,张端哲继续在教育战线工作, 力量。1945 年 1 月,奉命恢复沿海突击队,周裕藩与林慕曾带 10
为国育英,桃李满天下。1950 年 9 月担任党的宣传员,任龙田区宣 多人开赴长乐东洛岛。国民党当局得悉此情,派自卫队两个分队围
传委员会副主席,1950 年 11 月加入中国教育工会,被选举担任第 攻东洛岛。突击队击退来犯之敌并俘虏 10 多人,缴获一批武器并运
一至第五届龙田区委员会委员、秘书。多次被评为教育战线先进模范。 往闽中。2 月 1 日,等待遣返的俘虏勾结当地渔霸突发夺枪暴动,
1960 年 1 月起推荐担任福清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,连续在政协 周裕藩在搏斗中英勇牺牲,年仅 25 岁。
二届、三届、四届、五届委员会,作为小学教师和地下党老同志的
界别代表参政议政,直至 1985 年 8 月,因身体原因请求退出。退(离)
休之后,他仍然笔耕不辍,坚持每天写日记,撰写革命斗争回忆录, 1925-2025
以及弘扬民族传统的文章、诗歌等,这些作品都富有存史、教化的
意义。1989 年 3 月 25 日,张端哲同志逝世,享年 78 岁。
014